第462章 荀彧绝言离京
“呵呵……”
荀彧笑了,冷然看向华歆:“华先生,这番话是谁教你说的?”
他问向华歆,何尝不是问向龙椅上的刘协?
刘协不敢正目而视。
华歆却高高拱手,把臣子之恭表现得淋漓尽致:“此乃臣于江东所交之士所言。为护其周全,恕在下不便在此言及其名讳。”
华歆所言亦有道理。
难免这朝中不会有江东的底细,会反害告密之人。
坦率而言,这对荀彧来说倒是个好机会。
正可借此脱离许都这个烂窝子。
一年多来,他苦心支撑许都危局,镇压各处乱势,倾力扶持陛下亲掌朝政,早已心力交瘁。
孰料反遭陛下这般怀疑猜忌,那种滋味,真让人如坠冰窟,心灰意冷。
他是想好好歇一歇了。
但又想起孔明的那封信。
“许都秋深,宫墙露重。闻紫薇常遭风扰,幸有古柏护持。若不能乘风归南,愿君勤拂枝叶,莫使霜雪侵逼。”
乘风归南?
说的莫非就是此事?
孔明何其神也,竟料事如此精准!
可他这一走,陛下又该怎么办?
汉室江山又当如何?
他向刘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:“陛下,可调司空曹仁往合淝,定可抵住周瑜北上之兵!”
刘协却陡然抬高了声音,反问道:“朕心最信者,唯令君你一人!在朕看来,这天下唯有荀令君能抵得住周瑜的虎狼之师,怎么,难道荀令君今番也要抗旨不遵吗?”
“可臣若不在许都,我担心陛下……”
华歆敛衽躬身,朗声道:“令君素日教诲我等,既奉陛下临御,当以圣旨为尊。今陛下既有明诏,令君何以先违圣命耶?”
一句话,正奔荀彧命门而来。
可此时此刻,荀彧也没有办法。
当初,他想将整个朝堂肃清纳净,安抚曹氏宗族,将其改造成大汉忠臣良将。
待局势彻底稳定,再将朝政慢慢还给刘协。
但刘协的急不可耐,打乱了荀彧的全部计划。
也使荀彧的命门,完完全全的暴露在政敌的面前。
此时此刻,若换贾诩乃遇此局,他想都不会想。
肯定乖乖的请兵离去,前往寿春。
半个月后,他就会出现刘备府邸,吃上刘备亲手为其剥的橘子。
但他是荀彧,自命为汉室之忠的荀令君?
怎可于此时弃皇帝于不顾啊?!
他自能想到,他这一走,肯定会有人借此机上位。
届时,皇帝必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
可若留在此地,岂不又成了带头抗命之人。
这是阳谋。
阴狠毒辣的阳谋。
诚然,荀彧心中清楚,满朝文武之中,亦有心向陛下者。
然此际,这些人皆在袖手观望:只因局势混沌,忠奸难辨,善恶莫分。
他素来为明心迹,从不结党营私,更无数次训诫属下,当以陛下圣意为尊,不得违逆。
可如今这般境地,竟致自己进退维谷,无路可走了。
此刻荀彧只绝满心苦涩。
但……
他并不是没有办法。
他的办法,就是要让朝中摇摆之官得以坚信,自己是汉臣,忠心耿耿的汉臣。
自己纵不得不离开,亦要让朝中那些向汉之臣明白。
要禀其忠志,护好陛下。
想到此,荀彧转过身,面对众臣呵呵一笑。
慨然言道:
“曹公虽已薨逝,可消息传到许都才多少时日?江东大军退去也不过数月。孙权既已错失夺取合淝的最佳时机,又怎会在此时再度兴兵?”
华歆冷笑道:“如此说来,荀令君是不信在下之言了?”
“非也,孙权久有吞合淝之志,我只是想问,今次兴兵,孙权何时将至合淝?”
华歆微一迟疑,他意在早驱离荀彧于许都。
于是答道:“不出两月。”
荀彧目视华歆,亦含冷笑:“倘若,我离之时,有人假此机会,以谋夺陛下权柄,以挟制陛下也!又当如何?”
华歆占着公理,自语气强硬:“如此说来,荀令君要抗圣旨不成?”
“呵呵?”
荀彧释然的笑一声:“荀彧岂敢抗陛下圣旨。”
他看向皇帝,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苦涩,拱手言道:“陛下,臣会奉旨乃去寿春……”
而后,又转身看向周遭臣子。
“然我若离此,则恐陛下为奸佞所欺。荀彧已无他法,乃在此承诺,若两月之内吴军不至,必自裁于寿春,以明忠烈!倘那时陛下真遭欺凌,还望诸位同僚念及匡扶汉室之心,斩尽宵小,护陛下周全。荀彧在此谢过了!”
华歆一怔,他未想到,荀彧竟然说出此言。
显然,这一瞬间,看陛下的眼神,好像又被荀彧所感动了。
另外,他今朝朝堂之言,又是为二公子篡汉设下一道铁闸棘栏。
华歆赶忙看向董昭。
董昭出列道:“令君放心,我等必护陛下身安!”
吴质、陈群、贾逵等亦拱手出列:“令君放心,我等必护陛下身安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