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
三人去了西门土菜,要了份杂鱼锅,雪菜肥肠,小青菜肉丸汤,红辣椒丝炒猪肝,这些菜都是店家自己精挑细选的食材。店里每天只卖100份食材,晚来的客户就只能推到第二天,每天店里绝不卖第101份菜。
然而,正是这份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认真态度,让想来吃上一口的人都早早过来排队。今天,吴镇三人来的挺早,找了个沿河靠窗的位置,一坐下来便用大茶盏泡了一碗万山岭的农家茶。习惯喝这种茶的人,给他一份龙井也看不上呢!
菜很快就上了,亚飞用大号铁勺舀了一碗小青菜汤,一股清新的青菜香味扑鼻而来,亚飞尝一口,满足地哈一声,仿佛是余音绕梁的享受。
三人又说到医院的事情,吴镇高瞻远瞩的说“有些事还是要尊重志平的意见。毕竟女儿出生经历了一番磨难,但现在母女平安,其乐融融,所以志平不愿意把事情闹大,这是他作为一个人的善良的本性。”
亚飞接过话茬说:“没错,现在女儿聪明健康,但不能原谅这种私人医院的无良行为,如果任凭这样,那要害多少人啊?你看那个老妇人竟然悄悄的把日期改掉,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。”
亚飞说到这种事,就忍不住语调轻飘,他幸灾乐祸的说:“如果不是她的弄巧成拙,我们还真拿医院没办法,医院的监管单位市卫生局,他们关系多熟悉。你一辈子也去不了几趟卫生局,可他们是称兄道弟,比我们关系还铁!卫生局不知道收了多少好处费。每年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计其数,不发生在你身上你也不知道。而且这些事记者从不报道,说是对外影响不好,不利于招商引资。当地政府也不想想,老百姓受罪了,医疗的腐败不严惩,就有人愿意过来投资啦?
“医疗商业化后,一比吊糟,本来医患在信息上就严重不对称,医生是想随便怎么弄就怎么弄啊,而且你患者根本不知道,除非你家属在医院工作,否则你只能把鼓捧起来让别人打。别人想怎么捶就怎么捶,想用多大劲就用多大劲啊!”
亚飞的这一番话,固然有些道理,但到最后就是情绪的发泄了,只能听着痛快而已。医疗的商业化后,监管机制不健全,法制约束不力,很多病人家属在人财两空的情况下,只能找“医闹”来把事情闹大,然后获得谈判的主动。第一次听到“医闹”这个词时,志平也很反感,但当自己深同感受的想到第一次跟父亲去那个乡村医生家里,还有跟前妻看不孕不育,他就曾觉得“医闹”存在的合理性。
他看到有些“医闹”,不仅具备医学知识,还懂法律,能闹事,能组织人员有条不紊地谈判。桌上唇枪舌剑,气压对方句句紧逼,每次看到这样的“医闹”消息,简直让志平感觉是水泊梁山的好汉。
志平很认同亚飞说的部分有道理,他朝亚飞端了端酒杯,抿了一口,志平才说“我以为亚飞的话是有道理的,但对于康安医院来说呢,我们自己过了预产期,一直在那里等,也是个极大的错误。虽然医生说过有过了预产期一个星期的,但我老婆毕竟是30岁的大龄产妇了,等下去的风险极大,这是我的教训,以后不管哪个亲戚朋友,我都主张到期就手术,这是我第一个不愿意把责任全部怪到医院的原因。
“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抢救孩子的认真负责任让我感动,特别是那个二院的杨护士姐姐,真是要感谢她。正说她自己也说孩子是她一手接进来的,孩子的一点一滴她都异常关心,但志平还是想特别感激她,那次在转院途中果断折返的坚持!”
说到那次杨护士的坚决折返,志平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,为什么就同意转院了呢?实际上,志平根本不懂就地抢救的原则,但二院医生肯定是懂的,又为何提出转院抢救呢?也就是很让人费解了,反而是一直给女儿吸痰的护士在坚持着抢救的原则,冒着风险坚持着。
亚飞说:“有时候相信医生还不如相信护士,医生就想着怎么赚钱,根本不把心思放在救人身上,倒是护士救人的想法单纯些啊,做出的决定也是对的。”
志平觉得亚飞总结任何事都跟钱有关,亚飞从商业化的医院和医疗腐败的角度来看问题,总有意想不到的观点。
吴镇总结道:每家医院都有每家医院的不同,最终也是具体医生的不同。医闹是会存在下去的,但一定是合理合法的,而不是胡搅蛮缠。
“随着人们知识储备的越来越多,许多事并不会以聚众闹事这种违法的方式来了。至于每个人首先是自己的医生,要对每一种病症有自己切身的感受,而不是只听医生一家之言了。我以为以后会越来越文明,社会越来越和谐!”
“总结不错,说得到位!”志平竖起大拇指,亚飞则只顾喝汤,头也不抬地说:“满满的正能量哦!”
志平虽然在饭桌上这样赞同吴镇观点,但现实中,他也会戒备多了,他不会轻易的相信收费的医生。因为医疗商业化和医生第一个目标就是奔着创收而去的了。为了创收所说的话,又有多少是真诚的呢?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