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一梦维艰

第265章 寻找新大陆(一)

一梦维艰 天朝圥忈 5423 2025-11-03 11:21

  自己能量的源头、巨人的身世过往、神秘的元始一族、匪夷所思的永恒生命…… 短短片刻间,无数颠覆认知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李患之的脑海。即便她早已历经风雨、见惯风浪,此刻也只觉心乱如麻,连指尖都微微发颤,难以稳住心绪。

   更让她脊背发凉的,是巨人口中神族的威胁 —— 按照巨人的暗示,若几百年内她无法拥有与神抗衡的力量,最终结局只会步巨人的后尘,被那冷酷的 “审判者” 裁决消亡。这种落差感,简直像刚被告知 “你能活上万年”,还没来得及为永生欣喜,转头就被人一棍敲碎所有期待,只剩迫在眉睫的生死压力。

   “这劳什子‘审判者’,也太不讲道理了!” 李患之心中暗自郁闷,连带着对未知的神族也生出几分抵触。

   恍惚间,她忍不住设想:若是没有再次踏入这座石殿,是不是就不会知晓这些沉重的秘密?或许她还能像从前那样,带着天明帝国稳步征服世界,活得恣意畅快……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,就被她立刻压了下去。

   她向来不是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 —— 这些关于世界、关于自身的秘密,本就是她潜意识里想要追寻的答案。更何况,从她第一次踏入这地下河道起,命运的轨迹就已偏转:若不是当初带着英婉、妙贞闯入石殿,何来今日的天明帝国?又何来她这个执掌天下的女帝?

   既然是自己选的路,哪怕前方遍布荆棘,也要咬牙走到底。她绝不会坐以待毙,必须拼尽全力变强 —— 不仅是为了自己,更是为了身边的人,为了这颗承载着亿万生灵的星球。几百年的时间,以她如今掌握的力量与资源,足够将星球的科技推向全新的高度,哪怕只能多一分对抗神族的希望,也值得全力以赴。

   想通这一点,李患之激荡的心情渐渐平复。她长舒一口气,眼中的迷茫褪去,只剩前所未有的坚定。

   “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。” 她再次抬眼望向巨人,既然已经下定决心,便不再畏惧更多真相,索性将心底的疑惑一次性说清楚。

   “你说。” 巨人的声音依旧平缓,目光落在她身上,似在等待她的发问。

   李患之深吸一口气,将积攒已久的疑问倾泻而出:“为什么偏偏是我?我前生明明在浴缸中殒命,为何会骤然穿越到这个世界?还有,当初我被冀北雍州刀骑兵追杀,生死一线时,会在无意识间拉着英婉、妙贞跳江,顺着河道直奔这里 —— 那时我就隐约觉得,河道深处有股冥冥中的力量在召唤我,是不是你在指引我?另外,这里既然是供奉你的地方,为何会有那些怪物出没?”

   这些疑问像根刺,在她心底扎了许久,如今终于有机会问出口,她只盼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,彻底解开心中的困惑。

   巨人眼中的光芒微微晃动,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:“其实你来到这个世界,本是一场意外。我只是想找一个‘不属于这个世界’的人传承力量 —— 若是选了本土生灵,恐怕立刻就会被神族察觉…… 至于为什么偏偏是你,我只能说,是随机的。”

   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而且正巧,当时这个世界的那位公主也死在了浴池里,你的意识便顺势附到了她身上。”

   “随…… 随机的?” 李患之嘴角微微一抽,心头一阵发闷。原以为自己是冥冥中被选中的 “天选之子”,到头来竟只是一场偶然的 “随机筛选”,这份落差让她忍不住想吐槽。

   可下一秒,她忽然抓住了巨人话里的关键,骤然心头一震,惊声追问:“等等!你早就知道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?可你怎么能从另一个世界‘选中’我?”

   “另一个世界?” 巨人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寻常事,“你原本的世界,与这里本是并行的平行宇宙 —— 只是那边的科技发展更快,时代进程远超前于此地,而且早已没有‘神’这样的生命体存在。当时你已经殒命,我要将你的意识体拉过来,并不算难事。”

   这番话让李患之脸色瞬间发白 —— 连 “幼神” 都有这般恐怖的能力?竟能跨越高维壁垒,从平行宇宙拽走人的意识?她暗自庆幸:幸好这些神平日极少干涉凡俗,不然若是随意穿梭宇宙抓人,岂不乱了套?

   仿佛能直接探知她的思绪,巨人主动解释道:“你不必担心‘乱套’。每个宇宙都有专属的规则掌控者 —— 就像我们这个宇宙的元始一族。若是随便从其他宇宙摄人,极可能引来对方规则掌控者的反击,那会是足以毁灭双方的灾难。”

   说这话时,巨人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下去,带着一丝紧迫:“只是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…… 这些未尽的疑问,等我将最后的能量全部传给你,你日后再自行探寻答案吧。”

   他话锋一转,回应了 “指引” 的谜题:“至于你当初会被引到这里,全因那串手链上的‘晶能花’。那是幼神成型时伴生的产物,用其中的能源水晶,能培植出完全忠于神的仆人 —— 他们是神意志的延伸,也是最可靠的部下。我休眠后,那朵晶能花想必是被我的某位信徒所得,辗转之下才落到了你手中。”

   最后,关于石殿里的怪物,巨人的语气多了几分复杂:“那些怪物并非人为制造,也不是我有意为之。它们是我被审判者击伤后,体内逸散的能量粒子渗入附近人类躯体,才催生的变异体。那些人,或许是当年为我修建石殿的工匠,也可能是最终留下陪葬的信徒。”

   “最后一个问题!那黑色的铁剑为何能与我心意相通,他不是‘审判者’的东西吗?”李患之见巨人有消散的迹象,连忙问出了她最后一个问题。

   “那是审判者身上的羽翼,脱离他的身体之后,便会失去他能量的控制,在我的身体里存在的时间太久了,难免被我的能量所同化,你又继承了我的力量,能够操控它不足为奇!”巨人给出了最后的答案。

   听完巨人的最后一番话,李患之只觉压在心头多年的巨石轰然落地。从穿越的意外到晶能花的指引,从石殿怪物的起源到平行宇宙的规则,所有曾让她辗转难眠的疑惑,此刻都有了答案。

   虽知晓自己的 “选中” 不过是随机的巧合,可她心中没有半分不甘 —— 若不是这场偶然,她不会拥有如今的力量,不会遇见身边的人,更不会扛起守护这颗星球的使命。

   正怔忡间,巨人周身的光芒突然黯淡下去,又骤然迸发出柔和的光晕。“时间到了。” 他的声音比此前更轻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,“我将最后的种源能量传给你,此后,便需你独自前行。”

   话音未落,无数细碎的光粒从巨人躯体中剥离,如星子般涌向李患之。触碰到光粒的瞬间,她只觉一股温暖却厚重的力量顺着四肢百骸蔓延开来,那力量里裹着巨人亿万年的孤寂,也藏着对生存的渴望。

   李患之鼻尖微酸,望着巨人逐渐透明的轮廓,突然想起他说自己 “还是个孩子” 时的委屈,心中满是不舍。

   “永别了...” 巨人的身影化作最后一缕光,融入李患之的眉心。石殿中只剩她一人,指尖还残留着光粒的余温。

   她知道,巨人的消散不是终结,而是传承的开始。

   从今往后,她不仅要为自己变强,更要带着这份力量,护住身边之人,护住这颗孕育了亿万生灵的星球。

   “宸域” 元年三月十三日,天明帝国中枢阁颁布一道重磅谕旨:以海军为核心主导,其余各部全力协同,组建三支远洋舰队 —— 舰队将自中土大陆的帝国疆域出发,分赴东、西、南三个方向,开启新大陆的探寻之旅。

   这道谕旨的背后,藏着李患之从地下石殿返回京城后的深思熟虑。自承接巨人的种源之力与守护星球的使命,她反复斟酌:唯有尽快推动帝国乃至整个世界迈入现代化,才能为未来对抗神族积攒足够的力量。而要筑牢现代化根基,李患之率先将目光投向能源领域 —— 她深知,若能寻得火晶的下落,以火晶为核心能源,帝国能源领域的核心难题便能初步破局。

   能源之外,国家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更需先行。为此,李患之召集中枢阁众臣彻夜商议,最终敲定改革方略:上至朝廷中枢的决策架构,下至府道州县的行政末梢,连同五府军队的编制体系,一同启动全面的新制改革与官职调整,以雷霆之势扫清旧制桎梏,推动帝国全方位跨向现代化进程。

   正是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铺垫就绪后,中枢阁才正式颁布了组建远洋舰队的谕旨 —— 探寻新大陆,既是为帝国开拓资源疆土,更是为现代化进程寻找更多可能性,每一步都循着李患之的核心目标稳步推进。

   为筑牢帝国现代化根基,李患之首先从朝廷中央架构入手,以 “细化职能、提升职效” 为核心,推动了一场彻底的机构整编与规划 —— 她将中央机构更加明确的划分了等级,搭建起权责清晰的现代化治理框架。

   一级机构为帝国核心决策与监督层,共设四席:其一,原中枢阁更名为 “内阁”,阁员仍由原中枢阁成员担任,核心职责是辅助皇帝统筹国政、传达谕旨,成为连接皇权与各部门的中枢纽带;

   其二,“军事委员会” 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指挥机构,总揽军事战略制定与军队调度权;

   其三,“监察委员会” 执掌最高监察与审计权,负责督查各级机构与官员,确保权力运行合规;

   其四,“帝国最高法院” 专司最高司法审判,统辖全国司法体系,维护律法统一。

   在一级机构之下,设 17 个二级职能部门作为执行支撑,分别是外交部、国防部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人事部、安全部、民政部、司法部、财政部、交通部、水利部、建设部、能源资源部、商务部、审计部、帝国中央银行与国家发展联合委员会 —— 各部门各司其职,覆盖外交、民生、科技、经济等关键领域,为帝国现代化进程提供全方位职能保障。

   此外,内阁、军事委员会等一级机构还直辖多个二级、三级辅助机构,如:

   帝国报社——负责舆论引导与信息传播,并管理在国土之外设置的媒体机构;

   海关总署——统管对外贸易与边境检疫;

   税务总署——统筹全国税收征管;

   帝国学院——乃是帝国最高学府,分设陆军学院、海军学院...等各种专业的学院,教授帝国科学及专业知识;

   帝国军工局——负责研制、制造军事武器装备;

   金融及市场监督总署——规范金融秩序与市场行为等。

   这些部门如同架构的 “毛细血管”,确保中央政令高效落地。这套中央体系的搭建,正式为天明帝国奠定了现代化治理的基础模式。

   地方治理层面,李患之彻底废除了沿用已久的 “府道州县” 管理体系,转而推行 “省、市、县、镇” 四级管理模式;同时取消原有的巡抚、知府、知县等职衔,改设省长、市长、县长、镇长为地方行政主官,让地方治理架构更贴近现代高效的管理逻辑,有效打通了中央政策向基层传导的通道。

   军队改革则以 “标准化、现代化” 为目标:军事委员会被确立为全国军队最高领导与指挥机构,彻底取代原有的五府军管理制度;

   军队建制上,推行 “集团军、军、师、旅、团、营、连、排、班” 的现代化层级体系,让军队指挥与调度更具系统性;

   并且建立了军衔制度—— 取消大将军、将军、宣抚使、镇抚使、总督、都统、各种杂号将军等传统封号,设立 6 等 21 级军衔,由高至低依次为:帝国元帅、元帅、五星上将、上将、中将、少将、准将、上校、中校、少校、上尉、中尉、少尉、准尉、军士长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、一等兵、二等兵、列兵。这套规范化的军衔体系,不仅厘清了军中权责,更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筑牢了制度根基。

   在全力排除旧势力阻碍、稳步推进帝国体系革新的同时,李患之更将目光锁定在远洋力量建设上 —— 她屡次召见海军总司令马仁轨,亲自督促三支远洋舰队的筹建细节,李患之甚至放弃了她之前与施梅婵所说要,仅要建设十艘大型远洋船只的想法,而是格局变得更加开阔,在她的全力督导之下,以火晶为能源动力,以全新防腐技术钢材为装甲的大型远洋铁架战舰应运而生。

   她深知,探索新大陆、找到火晶源头,离不开兼具强大战力与长效续航能力的海军支撑,这份 “寻源拓土” 的任务,比制度革新的落地更显急迫。

   毕竟火晶是帝国现代化的能源根基,唯有先掌握它,后续改革才能真正扎根。至此,一场关乎能源命脉与疆域拓展的新大陆寻觅之旅,正式被李患之提上帝国核心议事日程。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