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其他 大唐凌烟志

第213章 金册银钮定荆汉,唐高祖黄麾仗里的政治算术

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2055 2025-05-24 20:27

  武德三年(620年)六月十五日,唐高祖李渊在长安太极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册封仪式,将第六子李元景(年约4岁)封为赵王、第七子李元昌(年约3岁)封为鲁王、第八子李元亨(年约1岁)封为酆王。

   十日前(六月初五),唐高祖李渊于太极宫两仪殿召集群臣,正式启动册封程序。据《唐会要》《旧唐书》载,筹备期约十日。

   当时,太极宫两仪殿内香烟缭绕,唐高祖李渊身着赤黄常服端坐御榻,面前案几上摊开宗正寺新呈的皇子谱牒。阶下文武分列,尚书左仆射裴寂、中书令萧瑀、侍中陈叔达等重臣肃立待命,礼部尚书窦璡的衣袖间还沾着连夜拟定的仪注墨迹。

   李渊以指节轻叩金丝楠木案,声若玉磬:“元景、元昌、元亨皆朕子嗣,今四方稍定,宜彰宗室之仪。诸卿议其封号、礼制。”

   话音未落,裴寂已出列拱手:“昔汉以荆楚为屏藩,臣请以‘荆’授元景,彰其勇毅;元昌可封汉王,承汉中兴之兆;元亨幼冲,封周王,取‘周礼安邦’之意。”

   这番提议引得殿中低语纷纷,窦璡立即上前补充:“亲王舆服当依制:九旒冕、朱绫袍、玉带銙十三,卤簿用四马安车。只是太常寺需备《承天》《庆善》二乐,臣恐十日之期……”

   李渊抬手截住窦璡话头,转而望向萧瑀:“诏书如何?”

   时任中书令萧瑀展开黄麻卷轴朗声诵读:“体乾坤之粹,禀山河之灵——”

   萧瑀言未尽,却被陈叔达轻咳打断:“臣复核时见周王年仅五岁,当增‘幼而岐嶷,孝友天成’八字方显天眷。”

   李渊闻言抚须而笑,目光扫过阶下诸臣,宗正卿李神通捧着鎏金谱匣频频颔首,太常卿窦抗正与属官比划乐舞仪仗,连素来倨傲的刘文静也盯着地衣牡丹纹出神,这些关陇旧臣、太原元从的面孔,此刻皆在册封皇子的议题上达成微妙共识。

   十日内,唐廷中枢机构展开紧锣密鼓的册封筹备。尚书省礼部率先启动仪制规划,礼部尚书窦璡亲自主持拟定册封仪轨,率十二名礼部司郎中昼夜推演朝会流程,最终选定六月望日为吉日,并参照《武德礼制》制定亲王舆服制式,九旒冕配玄衣纁裳,玉带缀山玄玉,革履嵌金螭纹。

   中书省方面,中书令萧瑀亲执紫毫,于政事堂东厢草拟诏书,其文首句"朕闻周建懿亲,汉启磐石"既出,在场的中书舍人封德彝当即赞叹:"萧公深得陆贽骈文体要,此诏必传世矣!"

   门下省侍中陈叔达昼夜值守黄门省,对诏敕内容逐字核验,当看到"酆王食邑五千户"时,特召给事中杜淹问询:"户数较赵、鲁二王悬殊,可合《封爵令》规制?"待确认无误方以侍中印钤盖。

   宗正寺内,宗正卿李神通(李渊堂弟)率宗正丞翻阅皇室玉牒三日,最终核定三位皇子生母品级、生辰及齿序。其间发现李元亨谱牒中"武德元年三月初七"的记载与尚宫局存档存在三日偏差,连夜召太史令傅奕考订历法,方确认以宗正寺记录为准。

   太常寺的筹备最为繁复,太常卿窦抗统筹四百余人分作三班,太乐署整饬《昭和》《休和》等礼乐十二部,太祝署准备告庙祝文,廪牺署备齐太牢三牲。在此过程中因编钟音律校准争议,太乐令张文收与协律郎祖孝孙竟在太庙前激辩两个时辰,最终由窦抗裁定沿用开皇旧律。

   十日期间政事堂共召开七次宰执会议,左仆射裴寂始终占据首席,其对封号议定提出关键意见,其躬身向皇帝李渊奏说道:"赵乃战国雄邦,当授战功最着者,今赐元景恐失权衡。"

   右仆射宇文士及则持异议,问道:"陛下皇子即国家根本,何须比照外臣?"

   双方争执不下之际,秦王李世民入奏:"儿臣愿释赵地虚名,但求为父皇分忧。"

   此言既出,裴寂抚掌称善:"秦王公忠体国,真社稷之福!"

   政事堂议会最终确定赵、鲁、酆三级封爵体系。当所有文书仪物准备就绪,陈叔达在尚书省廊下对裴寂叹道:"十日成礼,虽周公制礼不过如此!"

   裴寂捻须微笑:"此乃圣主威加海内之兆也。"

   十日后(六月十五日),太极殿九重阶陛铺满织金茵褥,黄麾大仗如赤霞漫卷。

   寅时三刻,太常寺率仪仗于太极殿前依隋制布设,殿庭东西阶各立绛引幡十二对,赤地交龙纹旗以木朱竿撑持;承天门外陈亲王仪卫,青缦安车配五牛旒旗,班剑十柄由左右卫执掌。

   卯时初,太庙丞奉玄纁告祭,李渊祝文"维武德三年岁次庚辰,皇帝某遣使敢昭告于皇祖元皇帝:今封建诸子,永固宗祧",祝版书于松烟墨帛,燔燎时太乐奏《昭夏》之乐。

   巳正时分,太极殿鸣钟九响。中书令萧瑀手捧银册(长九寸,宽四寸半,素面银质)升东阶宣诏:"皇帝若曰:咨尔元景,今授册为赵王......"

   三位皇子着缥色袴褶,由傅姆导引行再拜礼。礼部尚书窦璡授七旒冕(青玉珠九旒,玄表缥里),宗正卿李神通授龟钮银印(印文阴刻"赵王印信",覆玄绶),授受仪参照开皇二年制,先受冠,次受册,终受印,每授一物行顿首礼。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