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盛唐华章

第1004章 气数已尽

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3076 2025-06-13 15:42

  半个时辰之后,出门打探消息的太监慌慌张张的回来禀报。

  “启奏皇上,大事不好,能将军说是唐军杀了过来,已经兵临城下了!”

  “皇上”这个对天子的称呼出自于东汉时期,但三国、两晋、隋唐的君臣都不喜欢这个“称呼”,很少有人使用,大部分朝代都是以“陛下”尊称皇帝,而唐代更是创造了一个“圣人”的尊称。

  但安禄山却很喜欢这个称呼,因此要求身边的太监与宫女一律称呼自己为“皇上”,尽量少称呼“陛下”。

  两个称呼一个“上”,一个“下”,哪个更尊贵不言而喻!

  安禄山此刻已经穿好了衣衫,坐在大殿里等候消息。

  听了太监所言,他强作镇定:“从哪里来的唐军,有多少人马?”

  太监好似拨浪鼓一般摇头:“能将军也不知道城外来了多少唐军,更不知道这支唐军从哪里来!”

  “那能元皓可曾派人出城去向太子求救?”

  安禄山歪坐在龙椅上,挺着大腹便便的肚子问道,美艳的段皇后坐在他的一旁满脸紧张,后面有几个太监努力的帮忙摇着团扇纳凉。

  “能将军已经派使者出城求援去了。”

  这名太监尖着嗓子回答道,“能将军请陛下勿要担忧,他说一定会让国都固若金汤!”

  “说得好!”

  安禄山自己给自己壮胆,“五百年前,孙仲谋这个竖子都能在江东割据八十年,难道朕还不如他?”

  闻讯赶来的谋士严庄安抚道:“陛下说的极是,现在的南京铜墙铁壁,城内还有两万守军,便是十万唐军来犯也休想踏进城池一步!

  更何况扬州距离南京不过两百里,说不定天亮之前太子的援兵就能返回来了。”

  对于安禄山与严庄的话,段皇后却并不认同,心中下意识的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担忧。

  把保住南京的希望放在安庆绪那个白眼狼的身上,越想越不靠谱!

  “陛下啊,臣妾以为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太子的身上,还得派人南下去向崔乾佑求援。”段皇后忍不住提醒安禄山。

  安禄山摩挲着络腮胡大笑:“皇后放心,朕知道你与太子不对付,但救援南京关系着我们大燕的生死存亡。

  况且扬州距离南京这么近,朕不相信他敢做见死不救的刘封?”

  严庄也无奈的道:“崔乾佑率领的人马目前已经远征到了台州一带,距离南京八百多里路程,而且没有水路联通,远水难解近渴啊!”

  段皇后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:“既然如此,那只能祈祷太子尽快回兵救援,要不然……”

  安禄山拍了拍妻子的肩膀,强作镇定。

  “皇后你安心的去睡觉便是,朕手下的将士都是精兵强将,就算没有外援,一年半载的唐军也别想破城!”

  “是……臣妾告退!”

  忧心忡忡的段皇后只能起身告辞,在宫女的簇拥下施施然离开了金銮殿。

  随后,安禄山命令严庄把李林甫、陈希烈、张通儒、张春喜、罗希奭等大臣全部召集进宫,共商对策。

  李林甫府邸。

  就在南京城内响起号角之前,李林甫做了一个梦,梦中自己正在参加临淄王李隆基的婚礼,娶的正妻不是王皇后,而是武灵筠。

  武灵筠在梦中告诉李林甫:“我喜欢的人其实是你,是李隆基强迫我嫁给他,请你一定帮我杀了他,把我抢回来……”

  迷迷糊糊中,李林甫忽然听到耳边响起急促的顰鼓声,恍惚间还以为自己在做梦,直到被鼓声与号角彻底惊醒,这才缓缓坐了起来。

  “深更半夜,为何鼓声大作,莫非唐军杀了过来?”

  一念及此,李林甫大惊失色,急忙吩咐管家李普出门打听动静。

  南京城内人喊马嘶,到处都是乱糟糟的声音。

  李普没有宫里的太监打探消息快,李林甫还没有等到回报,却等来了宫里来传旨的太监。

  “陛下有旨,命李相即刻进宫议事!”

  李林甫接完圣旨询问道:“敢问公公,城外发生了何事?”

  太监如实回复:“唐军兵临城下,根据能元皓将军观察,唐军规模不小,至少有三四万人,而且江面上还有源源不断的船只驶来。”

  “好好好,老夫马上进宫!”

  李林甫好言好语的将太监打发走,却不急着进宫,而是一个人坐在书房发呆。

  梦见死去的人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,方才的怪梦让李林甫觉得自己大概是阳寿已尽。

  “兵临城下的人马已经有三四万,而且还有大量唐军源源不断的涌来,那规模少说也有七八万呐!”

  “看来安禄山的气数也到头了,这个优柔寡断、鼠目寸光的武夫,怎么配做皇帝?”

  “罢了、罢了,老夫今年已经快要六十岁了,死就死吧!”

  想到比自己年轻十来岁的武灵筠已经下了黄泉,而李隆基也被软禁在太安宫,李林甫浮躁的心情也就逐渐安定了下来。

  反正十几个儿子已经全部被自己送走,去了日本的去了日本,去了百济的去了百济,南京城内只剩下风烛残年的自己与十几个妻妾。

  如果南京这次真的保不住了,那自己就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!

  一念及此,李林甫走出家门,乘坐马车赶往了去年由陈希烈修建的皇宫。

  深夜子时,李瑛乘坐的龙船驶入船坞,在禁军与锦衣卫的拱卫之下,李瑛带着随行的官员下了龙船。

  在下船之前,包括王维、令狐承在内的官员纷纷劝他待在船上,不要涉足战场,以免发生不测。

  李瑛对此断然拒绝:“李太白为了早日平叛,都已经进城坐内应了,朕岂能贪生怕死的躲在船上?

  再说了,大军还要在城下安营扎寨,朕是这支军队的主帅,自己躲在船上,岂不让将士们耻笑朕贪生怕死?”

  几位文官还想再劝,旁边的吕奉仙说道:“诸位同僚不必担心,陛下也是亲自上过战场厮杀的人,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,你们不必担忧。”

  “有我等在陛下身边护卫,诸位就把心放肚子里便是,再说陛下也不会靠城墙太近,根本不用担心危险!”

  见李瑛态度坚决,众大臣只好不再劝谏,纷纷跟着李瑛弃船登岸。

  “把城门围起来,不得放走一人,若被里面的人逃脱出来,军法处置!”

  在李嗣业的指挥下,唐军迅速把南京的所有城门堵了起来,争取来个一网打尽。

  这是叛军的都城,围三阙一,不存在的,要的就是一锅端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3b4.icu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3b4.icu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