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
第390章 北方局势纷乱,曹操又当何为

  打定主意,程昱遂以孙贲假节之名,乃调张辽入宛协助。

   ……

   而此时,吴主孙权,再一次整合了十万大军,乃作提兵北上之势。

   临行前,他在孙坚和孙策墓前祈愿。

   “愿孤今得父兄庇佑,能一战而得合淝,再战而得寿春,三战而向豫徐,为我江东基业再度开疆拓土,更使江东子弟复还桑梓。”

   而后,登台拔剑。

   俯瞰台下旌旗蔽野、金戈耀日的十万大军。

   孙权剑指江北,朗声道:“昔父兄提三尺剑,荡平江东六郡;今孤率龙虎之众,誓取淮泗千里!诸君随孤北征,破合淝则饮马淝水,下寿春即陈兵淮畔,纵有曹军虎狼之师,亦当折其锋锐,扬我威德于中原!”

   “折其锋锐,扬威中原!”

   言罢,鼓角齐鸣,十万儿郎振臂高呼,声震云霄,其势如怒潮奔涌,直欲踏碎江北壁垒。

   见此情此景,孙权感到尤为满足。

   他威风凛凛,遥望江北之地,嘴角浮出一丝冷笑。

   “曹公,抱歉了,恕愚婿今番要夺你基业了!”

   遂率大军往北进发。

   鲁肃并未与之同行,他留守建业,主持造城。

   他心有感慨。

   当初,并没有看错。

   主公虽身有奇耻,但知忍辱负重,厚积薄发。

   那么多打击都没能将他击毁,足见心志之坚乃非常之人。

   终借此机又找回自信。

   今再出征,虽然所带兵力太多,消耗甚大,但也比较保险。

   若能借此夺下合淝寿春,江东将尽控淮泗之险,坐断东南半壁,与曹刘成鼎足之势。

   遂安心坚守后方。

   ……

   此时合淝主将乃孙辅。

   没错,曹操竟把驻守合淝重要之责,交给了一个孙家人。

   因为他知道孙辅脾性。

   其非不忠,更非无能。

   他精通兵法,能征善战,乃受孙权挤迫,而被迫投我。

   我偏将合淝之重尽予其手。

   他必为我死战。

   事实上,曹操心胸器量没有问题。

   孙辅受曹操之恩,投曹之后,其子又与曹氏宗族联姻。

   成了曹氏宗族的外戚。

   乃誓死报效丞相恩德,死守合淝之地。

   可今闻宛城告危,孙贲书信求援,请张辽相助,又书信洛阳许都,请出兵相援。

   若是别人,孙辅肯定会犹豫,但孙贲是自己的父兄,恩深似海,必无他言。

   立刻调张辽率两千精兵,往宛城之地相助。

   然而,刚调张辽去宛城数日,南方便传来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。

   孙权竟率十万大军又向合淝而来。

   孙辅大惊,乃与别驾蒋济商议对策。

   蒋济亦埋怨他为何将张辽调给宛城。

   对此,孙辅并未生怒,乃躬身相拜,向蒋济求计。

   并承诺,若不得良计,愿以身战死,以报曹公之恩。

   蒋济哪有他计?

   想了半天唯有两策。

   一则向洛阳许都汇报,以求援兵速至。

   二则乃沿途多设疑兵,尽树旗帜,以伪作重军在此。

   以此拖延孙权大军行军速度。

   ……

   而危机者,并不只宛城合淝两地。

   赵云与邓芝大军从上庸三郡北上,乃克武关沿途数镇,直逼武关主隘。

   弘农太守赵俨兼防武关军务。

   他不擅长攻伐,侧重民政与防务结合,组织军民屯田、修缮关隘。

   赵云抵达武关主隘后,亦依靠所得城隘携民屯田,建造攻城要械,以作久战之姿。

   这让赵俨颇为忧心。

   一旦武关得破,赵云军便可直入弘农,攻伐长安重地。

   他不知曹公所在,得不到军令。

   乃写信向宛城求助,又觉不妥,亦向长安求助。

   可信至宛城,孙贲为之无奈,防御关羽尚且无暇,哪有精兵可援?

   好在信至长安,钟繇心知武关之重,一旦失守,长安便生危险。

   于是命护羌校尉苏则,统领五千锐士,兼程往武关赴援。

   可苏则援行不过数日,又有消息传来:

   庞德进军褒斜道,往箕谷而来。

   钟繇大惊,欲请曹公相援,可曹公远在蜀中腹地,山高路远,政令不达。

   无奈之下,在着精兵驻守褒斜道。

   又怕诸葛亮再出奇兵,不敢托大。

   乃于傥骆道,子午道设重兵驻守。

   长安城的重兵自不敢动。

   唯有将左冯翊右扶风所驻精兵调出。

   又闻诸葛亮兵出岐山,欲从绕秦岭,从西路而来,钟繇心急如焚。

   冯翊与扶风,但有一城失陷,长安便险困危之境。

   乃以司隶校尉的身份发信求助,一则,乃向许都洛阳求助,但山高路远,一时间或难通达。

   一则,向凉州夏侯渊求助。

   望其着着一偏师乃至长安要隘,协助驻守。

   夏侯渊接到信后也颇为无奈。

   现在什么情况?

   新得凉州要地,乃拓土开疆之喜。

   必当于丞相南征之际,安抚凉州本地百姓,尽剿凉州不臣势力,使此土彻底纳入我汉版图。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