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风流俏佳人

第689章 王府派系 shuhaige.net

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2118 2025-06-25 12:17

  <特别鸣谢:tijin的大神认证,本章六千字,特此加更!>

   杨炯的来青州官府,即刻提笔写下一封奏折:

   镇南侯杨炯,上中枢公卿书

   某奉命提师北赴登州,途经青州,猝遇民变汹汹,税场喋血,城门如沸鼎。

   遂暂止行程,勒兵弹压。目击所及,粮粟狼藉于泥淖,银钱散落于血污,妇孺哀泣,丁壮相戕,实为可叹。

   某虽百战余生,见此惨怛,亦五内如焚。

   幸赖军威震慑,乱象暂弭,然某窃以为,此非偶然之祸,实乃新政施行之际,积弊并发之危症也,敢不披沥肝胆,为公卿陈之?

   朝廷颁行方田均税之法,本意至公至明。

   清隐田,均赋役,抑豪右之兼并,纾小民之困顿。此诚固国本、缓民力之良策,庙堂诸公深谋远虑,某钦服无已。

   然法虽善,贵在得人,尤贵乎因地制宜。

   青州之变,其根由非在法条,而在奉行之偏失、考课之急迫也。

   其一,奉行失宜,弊窦丛生。

   青州府尹王衡,某察其为人,刚介有守,非贪墨之辈。然其急于见功,督责胥吏过严。胥吏承风,丈量刻板,田埂草芥亦欲计产;而豪猾巨室,或“诡名子户”,分产以匿田;或“飞洒寄田”,贿赂以篡册。

   奸宄之术百出,膏腴之地多隐。

   其应纳之赋,尽转嫁于仅有塉土数亩之小民。更可虑者,“折银”之令一行,市廛银贵粮贱。

   富室操奇赢之权,囤银居奇;穷檐竭粜谷之力,鬻儿售产,犹难足额。官府催科如虎,锁链随身,民不堪命,遂成今日揭竿之变。

   民女杨妙妙当街泣诉,虽语涉狂悖,然情理可悯,道尽此中冤苦,闻者恻然。

   此非新政之过,乃地方奉行不察,豪猾转嫁,胥吏苛酷所致也。

   其二,考课峻急,官吏失措。

   朝廷锐意求治,期效甚殷,故以新政推行之速与赋税增益之额,为考课地方官吏之重典。

   此心可嘉,然某切见其弊。

   州县长吏,惧殿最之黜陟,忧前程之得失,遂不顾地方实情,惟求速效以应上命。

   豪强诡寄,盘根错节,清查非旬月可竟。为免考课劣等,官吏或则如王衡,督责过切而激变;或则畏难苟且,敷衍塞责,使良法空悬。

   更有甚者,或与豪强暗通,虚应故事,反增小民之累。是故峻急之考课,实乃驱良吏入窘途,迫污吏行苟且之渊薮也。

   其三,地情迥异,不可一概。

   江南财赋重地,膏腴千里,商贾云集,折银纳税,民力或可周转。然如青州及北方西南诸路,地瘠民贫,物产不丰,市易未盛。骤行“折银”之制,民无所措手足。

   春税之期,适逢青黄不接,小民粜尽口粮犹不足银,焉得不铤而走险?

   某深虑者,青州之事,绝非孤例。

   若考课之制不改,奉行之弊不除,则山左、河朔、荆湖、川陕等非膏腴之省,恐皆如积薪厝火,变乱之萌,防不胜防。

   是故,新政之要,在固本培元,非在聚敛速效。

   当此更化之际,宜如烹小鲜,戒急用忍。

   鉴于此症,某沥陈三策:

   其一,特遣精干,巡按纠察。

   望中枢公卿敕令户部、度支司、御史台,精选明达干练、通晓钱谷刑名之员,组成按察使团,分赴推行新政之诸路。

   其责非仅为督促进度,更在厘奸剔弊,调和缓急。明查豪强诡寄之实,严惩胥吏刻剥之罪,审度地方贫富之差,体察“折银”可行与否。使上情得以下达,下困得以上闻,新政推行,方有实济。

   其二,宽其考课,务求实效:。

   请朝廷明诏,新政初行半载,地方考课,当以“安民无讼”、“厘清田亩”为本,赋税增益次之。

   重惩因急功近利而激变、或敷衍渎职之官,褒奖能因地制宜、抚民安境之吏。去其峻急之心,方能收长治久安之效。

   其三,许其权变,缓急相济:。

   授按察使及地方有司临机处置之权。于地瘠民贫、银钱匮乏之处,可奏请暂缓“折银”,许其以粮帛实物完税,或酌减折纳比例。待市易渐通,民力稍苏,徐图更张。总以“不伤民本”为第一要义。

   某提兵之人,本不当妄议朝政。然目睹青州血泪,耳闻小民悲号,深感此弊不革,非但新政难成,恐生民怨沸腾,动摇国本。

   昔圣人云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。”今小民救死不赡,焉能责其守礼奉法?新政之利,在乎长远;安民之策,贵在得宜。

   望公卿垂念生民之艰,新政之重,速降明诏,则万民幸甚。

   书毕,复又从头细览一遍,见字迹工整无误,方将亲兵唤至近前,把奏折递与他,沉声道:"你速去寻王衡王大人,将他所上奏折一并送回王府。"

   亲兵领命,诺诺连声,转身疾步而去。

   杨炯立在窗前,瞧着亲兵身影消失在月洞门转角,一时间心潮翻涌,心事重重。

   他比谁都清楚,如今梁王府内早已分作两派。一派是石介为首的新政激进派,一派是叶九龄领头的缓进派。

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