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风流俏佳人

第679章 娇兰

风流俏佳人 着花迟 2019 2025-06-21 10:30

  暮色渐染,杨炯与潘简若默然并肩,沿着长安城渐次热闹的街巷,向着枸橘巷深处的偌大庄园行去。

   白日里安喜园的血腥与童谣的激荡,如同两块沉甸甸的烙铁,交替炙烤着杨炯的心。他步履沉凝,眉峰紧锁,那惯常飞扬的锐气被一层阴郁的暗影笼罩,连带着周遭初起的夜色也显得分外粘稠。

   潘简若落后半步,目光流连于他绷紧的侧脸轮廓,那线条在昏暗中愈发显得棱角分明,却也透着一股难以化开的沉重。

   她知晓杨炯心中郁结,非是贪墨本身,而是那份对忠魂遗属的愧疚,对麾下被玷污的痛心,更夹杂着即将远赴倭国、不知归期的离别之绪。

   潘简若心中微叹,怎能忍心看着自己夫君愁苦?她悄然加快了脚步,与杨炯并肩,并未言语,只是伸出微凉却有力的手,轻轻覆在他紧攥的拳头上。

   杨炯身躯微震,那紧握的拳头下意识地松开了些,反手将她微凉的手掌握入掌心,力道却依旧带着一丝压抑的僵硬。

   他侧首看向潘简若,夜色里,她那双平日里顾盼神飞的眸子,此刻沉静如深潭,其中却星光璀璨,同两人初见之时一般无二。

   “还在想那些糟心事?”潘简若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穿透了暮霭,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穿透力,不似寻常女子的温软,倒有几分师傅的严厉。

   “军务司的蠹虫已除,家法已行,有郑秋清理门户,断不会再出差池。该杀的杀,该补的补,雷霆手段已施,剩下的,是水磨工夫,急不得。”

   潘简若顿了顿,指尖在他掌心微微用力,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力道,仿佛要将他从自缚的泥沼中拽出:“身为三军统帅,统御之道,在于赏罚分明,更在于拿得起,放得下。若事事皆如此刻般压在心头,倭国万里波涛,你待如何自处?如何带兵?”

   这话语,前半是宽慰,后半却是点拨,隐隐透着她作为“师傅”的那份洞察与威严。

   杨炯听在耳中,心头那沉甸甸的块垒,竟被她这带着几分“教训”意味的言语撬动了一丝缝隙。

   是啊,战场瞬息万变,若被后方琐事绊住心神,如何挥斥方遒?他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晚春花香的微凉空气,胸中浊气似乎散去少许,攥着她的手也真正放松下来。

   “师傅教训得是。”杨炯低声道,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活气,甚至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,“徒儿心浮气躁,道心不稳,还需师傅时时棒喝。”

   潘简若唇角微扬,星光初现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,手指却在他掌心轻轻一掐:“油嘴滑舌!那时教你拳法,若也这般心猿意马,早被我一拳打得满地找牙了。”

   她嘴上不饶人,身子却更贴近了他几分,晚风吹拂她鬓边几缕碎发,拂过杨炯的颈侧,带来一阵若有似无的兰芷幽香。

   两人便这般牵着手,身影在越来越浓的夜色中交融,一路无言,却又胜过千言万语。

   沉重的步履渐渐轻快,那无形的阴霾被彼此的气息与体温悄然驱散。

   及至枸橘巷深处,栖云居那气派而不失雅致的朱漆大门已在望,门楣上“栖云”二字在檐角风灯的映照下,显得格外宁静悠远。

   入了园子,更是别有洞天。虽夜色已浓,但园中路径两旁石灯次第点亮,勾勒出假山嶙峋、池水潋滟的轮廓。远处楼阁亭台的飞檐斗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,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湿润的清新与夜来香的馥郁。

   偌大的庄园此刻仿佛只属于他们二人,静谧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。

   穿过一道月洞门,眼前豁然开朗,乃是一处临水的轩馆,名曰“枕流榭”。

   三面轩窗大开,窗外一池春水映着天上疏星淡月,波光粼粼。榭内陈设简洁雅致,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临窗而设,案上未设笔墨,只随意搁着几卷书册并一只素白瓷瓶,斜插着几支含苞待放的晚香玉,幽香暗送。

   杨炯行至窗边,凭栏远眺池中星月倒影,白日里的激愤与沉郁终于彻底沉淀下去,心胸为之一阔。

   他转过身,背倚着冰凉的雕花窗棂,看向随他进来的潘简若。

   灯光下,潘简若卸去了白日里那份端凝的威仪,一身天水碧的素锦长裙,衬得肌肤胜雪,眉目如画。

   卸去了钗环,青丝松松挽起,几缕垂落颈间,平添几分慵懒与妩媚。那双星眸在灯下流转,少了疆场点兵的锐利,多了几分女儿家的情致,正盈盈地望着他,眼波深处似有暗流涌动。

   “傻样儿!”潘简若被他灼灼目光瞧得耳根微热,却强作镇定,莲步轻移,走到书案旁,随手拿起一卷书册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,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与试探,“明日便要开拔,长夜漫漫,你打算就在这窗边,看一宿的星星月亮?不想来点别的消遣?”

   这话语已是极大胆的暗示。

   杨炯心头一热,唇边笑意更深,他离开窗边,缓步踱至她身前。两人距离咫尺,能清楚闻到她身上那股混合了兰芷幽香与淡淡汗意的独特气息,撩人心魄。

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