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大婚之日,我的老婆不正常

第969章 有挡路的?那就屠过去

  圣徽二年,二月二十七。

   大乾东征主力已深入高句丽腹地,距离王都平壤仅剩百余里。

   然而,一座名为“安州”的城池,如同拦路虎般,扼守在通往平壤的必经之路上。

   安州城虽不如海州险要,但城防坚固,守军亦有近万,且显然得到了平壤的死命令,决心负隅顽抗。

   御用凤凰车鸾停在了距离安州城五里外的一处高坡上,此处可俯瞰城池全貌。

   车鸾周围,精锐禁军环伺,气氛肃杀。

   车内,却依旧保持着相对的宁静与温暖。

   慕容嫣并未下车。

   她慵懒地靠在软榻上,身下垫着柔软的白虎皮。

   她依旧穿着那身黑金苏锦棉质百鸟朝凤睡裙——神凤降世裙,

   即便在军旅之中,她的神凤降世裙依旧保持着极致的华美。

   极致玄黑的苏锦底料在车内光线下深邃如夜,织入的金色棉绒与真金线流淌着内敛的辉光。

   睡裙之上,那只擎天巨凤的图案,在等待军报的间歇,少了几分戾气,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沉稳。

   宽大轻盈的喇叭袖一只垂落榻边,另一只则搭在她屈起的膝盖上。

   她左手拇指上的墨玉扳指,在光下温润。

   那长达五丈的苏锦拖尾,在车厢内,依旧保持着一种慵懒的凌乱,大部分堆叠榻下,部分蜿蜒地毯,与这临时军帐般的氛围,形成一种独特的张力。

   林臻坐在她身侧,面前摊开着一幅安州附近的舆图。他手指点着地图上的标注,低声分析着:“嫣儿你看,安州城三面环山,唯有西面地势较为平坦,是主要进攻方向。城墙高厚,守军士气看来不低。”

   他的语气沉稳,带着专业的判断。

   慕容嫣漫不经心地听着,一只手支着下巴,另一只手则伸过去,轻轻玩着林臻舆图旁笔架上的一支朱笔。

   “哦?那夫君觉得要打多久才能拿下?”她的语气,仿佛在问今天天气如何,而非一场即将发生的攻城战。

   就在这时,车帘外传来近卫低沉的声音:“陛下,亲王,前锋营李将军求见。”

   “宣。”慕容嫣懒懒地应了一声,并未改变姿势。

   车帘掀开,一名风尘仆仆、身披轻甲的将领躬身入内,单膝跪地:“末将李崇,参见陛下,亲王殿下!”

   “平身。安州城内有何动静?”林臻代为发问,目光锐利。

   李崇起身,面色凝重:“回殿下!末将已派斥候抵近侦察,并向城内射入劝降书。但守军态度极其强硬,将劝降书撕毁,并射箭回击。城头守军密集,旗帜遍布,看样子是打算死守到底,与我军玉石俱焚!”

   他说到最后,声音带着一丝愤慨。

   慕容嫣原本把玩朱笔的手停了下来。

   她微微抬起眼帘,目光扫过李崇,那眼神平静无波,却让久经沙场的李崇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寒意。

   “不投降?”慕容嫣轻轻重复了一句,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,冰冷的弧度。

   她将朱笔放回笔架,坐直了些身子,那只原本搭在膝盖上的手,随意地拂了拂袍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。

   “既然他们想死守,”她的声音依旧慵懒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那朕就成全他们。李将军。”

   “末将在!”

   “传朕旨意,前锋营即刻准备,一个时辰后,开始攻城。火炮营集中火力,给朕轰开西门。告诉他们,城破之后。”

   她顿了顿,目光转向车窗方向,仿佛能穿透车壁看到那座城池,“老规矩。”

   “老规矩”三个字,轻飘飘地从她红唇中吐出,却让车内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了几度。

   李崇自然明白这“老规矩”意味着什么——海州城的惨剧,即将在安州重演。

   他心头一凛,但不敢有丝毫犹豫,立刻躬身:“末将遵旨!”

   随即快步退了出去。

   车内恢复了寂静。林臻看向慕容嫣,眉头微蹙:“嫣儿,安州守军看来是得了死令,要共存亡。强攻的话,我军伤亡恐怕很大。”

   慕容嫣转过头,看向林臻,方才眼中的冰冷瞬间消融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撒娇意味的无奈。

   她伸出手,轻轻拽了拽林臻的衣袖:“夫君,我也不想将士们多流血呀,可是你看他们不投降嘛。”

   她的语气软糯,像是个被难题困扰的小女孩,

   “他们非要挡着我们去平壤的路,那我们只好一点点清理过去了呀。”

   她说着,身体微微前倾,靠近林臻,仰着脸看他,凤眸中水光盈盈:“再说,海州的事总要让他们知道违逆朕的下场,不然这一路上去平壤岂不是每个城池都要我们费力气去打?那样的话伤亡不是更大?夫君你说是不是嘛。”

   她一边说,一边用手指轻轻戳了戳林臻的胸口,带着点小埋怨,又带着全然的依赖,仿佛在寻求他的认同和支持。

   林臻看着她这瞬间转变的模样,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。

   他何尝不知这是最有效、也是最残酷的震慑手段?

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