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
第375章 关羽木牛运粮,庞统终至东吴

  因主公刘璋纳土归附,曹孟德不战而屈人之兵,得益州诸郡望风来投。

   毕竟,随主来投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不仅不算投降,而且还是忠义之举。

   唯独成都城,坚守不出,尚难攻克。

   曹操亦显人主之胸襟与器量。

   于益州诸将皆示以殊渥恩礼,凡来归者即拜官赐爵,全无吝啬。

   是以虽有文士武将疑于曹操,然以其封赏逾厚,比较侍奉刘璋时更得优渥,遂不复介怀。

   人总是要往上走的嘛!

   更何况,自己没有对不起主公的地方。

   像庞羲、严颜、刘璝、泠苞都加官进爵,王累、孟达等将更是赏赐丰厚。

   至于成都之事,大家都心照不宣,拿来较真也就没意思了。

   张松就不用提了。

   经过南下益州这一战的功劳,只要自己不作死,今后是要位列九卿的。

   只是,自收复广汉得归。

   他伏案大哭。

   原来,其兄长与家眷被刘璋早囚于成都。

   今落刘循之手,断无安归之理。

   纵使刘璋寄信于刘循,亦被其所识破。

   张松不奢求曹操以刘璋易还家眷,唯愿曹操垂计,救其家属于危厄之中。

   曹操亦与书成都刘循:“若保张松家眷无失,则城破不屠,若张松家眷有失,必为全城陪葬。”

   是刘循不敢斩张松家眷。

   并宽慰张松,乃送妙龄之女,以供延嗣。

   张松对此,感激涕零。

   然而即便如此,成都据坚而守,亦未有投降之意。

   曹操表面心思淡定,实则内心火急火燎。

   他看着帛中娄圭留下的十大攻城之计。

   “公达,孤已移粮草大营于斯,伏兵已设一月有余,刘循为何仍无袭营之举?”

   荀攸喟然叹道:“城中或有守御才杰,必不被微利所惑其志。丞相,此城难破矣!”

   荀攸口称此言,其实心中有意,乃让曹操退兵。

   但大战打到现在,就要夺下整个益州,一旦夺下益州,就可据险而守,可就这么退兵……

   曹操必然不会接受。

   既然曹操不会接受。

   也就没必要提出来了。

   “无妨,孤还有六计!不怕攻不下成都城!”

   ……

   南阳,新野。

   关羽看着残破的城池,回想起在新野的七年岁月。

   那是大哥最失意的七年。

   因为身为左将军豫州牧的他,只有区区一县之地,以做御敌之城。

   却也是大哥最安逸的七年。

   因为这七年里,未有大战。

   大哥招兵买马,兄弟三人与子龙,孙先生等常饮酒谈心,生活好不快活。

   当年,大哥把新野城治理得安定富庶,井井有条。

   可如今,却烧成一座残城。

   当趁此良机,当重修此城以固其圉。

   “樊将军,粮仓囤粮几何?”

   樊伷一抱拳:“已有万斛!”

   关羽一怔,这积粮速度超出他的预料:“怎如此之快?”

   樊伷笑了笑:“在下亦未曾料及。军师所制木牛流马,其间不饮不食,恍若生灵,登山越岭无不适便,一腹粮草运抵千里,耗损亦微。”

   关羽抚髯感慨:“此器果有大用,军师真乃神人也!”

   “君侯,何时出兵?”

   “不急,乃侯大哥之信!”

   ……

   另一边,一支荆州船队抵达柴桑境地。

   岸旁,鲁肃翘首观望,遥见船头之人,不禁叹了一口气。

   对旁边孙权道:“主公,那人便是庞统。”

   孙权熟视之,蹙眉道:“当初,便是此人帮助刘备夺得交州?”

   “正是。”

   “三年前,孤好像还曾见过其一面。”

   “是。”

   “可孤不解,当时孤照比刘备亦不逊色,他怎弃孤又选玄德?”

   在孙权看来,庞统颜值不佳,刘备亦不会怎么待见.

   他当时也不是不想用庞统。

   只是觉得作为公瑾或者子敬麾下功曹便好,没必要介绍到孤这里来辣眼睛。

   而竟未曾想,庞统在刘备麾下竟能得此重用。

   鲁肃闻听此言,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。

   遥相拱手:“来人可是庞统庞士元乎?”

   “正是!”

   那人十分高兴的拱手回礼。

   “鲁子敬,别来无恙乎……”

   孙权点点头,拱手礼貌道:“得知凤雏先生今驾临使吴地,孤与子敬特前来迎接。”

   “哎呀!我又不是不识吴地,何必麻烦吴主来迎。”庞统满脸的不好意思。

   说话间,船已近至,鲁肃上前扶庞统下船,关平扶简雍下船。

   周遭还有数位江东官员。

   “既是贵使,自当隆迎。”孙权说着,让案上厨官备上美酒美食。

   “我能贵到哪去?何必劳二位大驾,说起来,我倒与步子山先生于交州有些交情,让他来接就行,免得耽误吴侯与子敬的大事。”

   孙权无奈。

   他知道步骘恨庞统恨到什么地步。

   当下,对孙权来说,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维护好孙刘联盟。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