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
第384章 严颜对黄忠,老者VS老者

  这方法不是什么智计,也不是什么巧谋,更不是什么仙法道术。

   乃是实打实的举全城之力,全力布控于整座城池。

   譬如:

   垒土为屏,阻秽气蔓延:

   乃于城墙内侧三丈许,以湿土夯筑高丈余、厚五尺之土墙,墙间夹以生石灰层,若秽物掷入,先以湿土覆之,速令甲士持长柄铁铲将尸体铲入预先掘好的深坑,坑内铺硫磺、石灰,以火烧毁后覆土夯实。

   悬网截击,防秽物入城:

   乃于城头外侧悬粗麻绳网,网眼三寸见方,下系湿棉絮帘幕,若敌以投石机投掷尸体,网帘可截挡其势,随即以热油、醋蒸汽喷洒网面,令甲士持长钩将截获尸体钩出城外,以火箭焚之。

   另外,还要熏燎避秽,清城内之气。

   还要设坊隔离,断疫病传途。

   还要饮药预防,强军民之体。

   还要晓谕军民,破妖异之说。

   ……

   这需要极大的动员力和执行力,亦须全城百姓的理解与支持。

   很幸运,此时因刘循对曹操之恨,对周不疑奉若挚友。

   周不疑因前番布防显其才学,使吴懿黄权等士亦对其信赖有加。

   这使得周不疑能够执行起布防工事。

   但实操时亦困难重重。

   比如消弭士卒胆怯之心,决断谣言四起之乱,还要制定严格的尸块处理流程。

   虽然在全城上下的同心努力下,曹操亦未攻下城池。

   但此对成都的消耗是巨大的。

   用不了多久,火油、石灰、草药等物资将会用罄,到时又将如何?

   曹操今知攻城不下,亦会想到此节。

   自不会中止这个办法。

   周不疑自忧心忡忡。

   ……

   而此时,曹操亦心有忧虑,麾下益州籍将士显然对曹操此举多有不满。

   大军入益州时,辛苦打造的“秋毫无犯”虚誉,因抛尸入城而成笑柄。

   但为了胜利,他亦无他法。

   什么都没有速下成都更加重要。

   ……

   另一边,刘备大军驶入巴东之地。

   他早知刘璋身死阴平,曹操为之行丧葬大礼。

   刘备想到上一世刘璋终随自己,乃伤感无奈,心中暗道:还不如如上一世,能留的季玉一条命在。

   如今斯人已去,徒生悔恨也。

   但亦无法,现在速入蜀中,解救成都刘循贤侄乃是重中之重。

   巴东之地,乃蜀中大将张任驻扎之地。

   亦是益州门户之地。

   曹操得入益州,得刘璋归附,理论上益州诸将当皆随刘璋附曹。

   张任也是如此。

   曹操亦写亲笔信请张任入绵竹归附,以接受朝堂赏赐封禄。

   对此,张任未表任何态度,也未去接受封赏,仍旧率领旧部驻守巴东。

   今知刘备前来,踌躇良久,终下决心,未做任何抵抗,乃出城相迎。

   看着单膝跪地,抱拳迎请的益州猛将,刘备心有感慨。

   刘备与阿斗曾经交谈,自知张任之事。

   前一世,就是他暗中设伏,射死庞统于落凤坡。

   后既将其擒获,知其不降,遂将其枭首。

   刘备能想到当时自己的心情。

   定是愤恨交加,若非庞统身死,他一定会多给张任一些耐心。

   而今生,庞统既未身死。

   张任亦于三弟生些交情,乃可争取之义士。

   自不可一概而论。

   于是,面对张任的开城迎请,刘备表现出他特有的气度和格局。

   他上前几步,扶住其胳膊:“刚入益州,就得将军相迎,刘备感到受宠若惊,感谢将军大义。初入蜀境便得将军倒屣相迎,备何德何能,敢受此殊礼?将军今日不畏曹操强势,乃开巴东门庭,真乃蜀地义士第一也!”

   张任羞愧道:“未能保得吾主,吾甚愧也。”

   刘备闻斯言,脑海中倏然映出刘璋憨直之貌,恰似阿斗般醇厚。遂泫然垂涕曰:“季玉殒殁,吾心悲恸难已。我若早岁入蜀助之,何至有今日之殇?”

   刘备的态度也让张任感动。

   他长揖及地而言:“今吾主薨逝,我愿为其复仇雪恨,自此甘效犬马之劳,随侍皇叔帐下!”

   或许,在其他人看来,刘璋之死并非曹操之过。

   但在张任看来,曹操决然逃不过干系。

   刘备面显欣慰之色,赶忙将其扶起:“有将军在,何虑大仇不报?”

   即时纳大将张任于麾下,复收其部曲数千人。

   兵不血刃,遂得巴东诸地。

   黄忠为此甚感遗憾。

   只因其未得活动筋骨之机。

   刘备端坐府堂,顾谓左右曰:“下一要城,有何人镇守?”

   张任抱拳出列:“乃蜀中大将严颜。”

   按说,此时新入刘备麾下,张任应当自告奋勇,以求新功。

   但张任与严颜毕竟是旧交,又知严颜固拗脾性犹胜自己,遂并未请战。

   黄忠甘宁俱抱拳请战。

   两人各不相让。

   甘宁以黄忠岁数大相诘。

   黄忠则和颜悦色道:

   “闻兴霸擅箭法,你我比试一番,谁射得准谁就出战,你看如何?”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目录
设置
书架
书页
评论